我平時是有在健身的人。從一開始的小弱雞到後面的小有成就,但這期間都沒有特別找教練矯正動作,所以起初也不知道自己的姿勢正不正確。剛開始的我在健身房訓練的時候也是用觀察別人的動作慢慢矯正自己的姿勢。偶爾有些人也會給我一些意見,我也是虛心受教,把自己的動作盡力的去做到標準。漸漸的經過幾年的訓練,肌肉感覺開始有長大,旁邊的人也說我開始變壯了!自己的努力以及旁人的肯定,讓我對於自己在做重訓這一塊有了一些成就。慢慢的,在健身的時候有人會開始問我,怎麼樣可以練到這種狀態。因為我本來也不是接受正規教練的訓練,所以也不知道怎麼樣練,怎麼樣吃才是最有效果的,所以也不敢隨便推薦別人健身方法跟飲食控制。但在這樣的周圍環境下及朋友間的鼓勵,讓我真的認為自己的健身是有效的!對自己的健身也更有自信,但自信過了頭往往會變成自負。
我每次的訓練菜單都是千篇一律,對!我就是這麼無聊的一個人,所以我對於我要做的所有動作都很熟悉,而在一次訓練做引體向上時,剛好旁邊有位同學在看我訓練,在我運動過程中,他突然對著我來了一句【不要用盪的!】,當下的我有兩種想法:第一,這個姿勢我不知道做了幾年,你在自以為甚麼?你有辦法引體向上做的跟我一樣多嗎?第二,被其他在健身的朋友聽到,感覺我好像訓練都是不表準才達到這種重量跟這種組數的!覺得有點羞愧!當這兩種情緒跟想法迎來的時候,我完全對於他的這一句話處於排斥的狀態。腦袋中都是充滿著你只是想要用糾正我的方式來達到你的優越感,你在這方面比我卓越,懂得比我多。而且當下的我也覺得我沒有為了充組數而用【盪】的完成動作,我不是為了重量跟組數在運動的人!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我真的是太過自負,不過當時也就客氣的點頭微笑,並沒有做過多的反應。
之後又做了一組,但內心完全不在發力上,而是一直想著如果一直用同樣的動作做,那那位同學絕對不承認我所做的任何一下引體向上,都認為我每個動作都不完整,不能稱得上是完成這項的組數跟重量。於是我還是忍不住問了他,不要用盪的到底是甚麼意思?他表示,因為做引體向上下來到最低點的時候會有一股彈力往上,不要藉由那股彈力順勢上去,而是應該完全放下之後再做下一個的動作。聽完他的解釋之後我才明白也鬆了一口氣。一來確實這個小細節我真的沒有注意到,我平常在做的時候會告訴自己完成一個動作手要打直,但卻沒注意到那個彈力讓自己減少了訓練效果。其實我在每次的訓練都會希望自己在動作上能更精進,但有些部分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他那時候一說出來我馬上有同感,並且非常認同他說的部分。二來很慶幸他說的【盪】並非我所想像的那種為了完成引體向上的高度用腳或身體其他部位代償,這樣變成為了拚數字而健身的狀況。
看完是不是覺得我內心的小劇場很多呢!哈哈!在整件事情結束之後,我發現自從我在健身中獲取成就感的同時,我也在這一塊變得更自負。好像被糾正就愧對我身上的任何一塊肌肉,在這一塊更愛面子,更不願意傾聽別人給予的意見。失去了剛開始在健身房訓練時,只要有人願意給我建議或是指導我都會非常感謝並且虛心接受,改變自己的訓練方式的那種態度。就像我們常聽到主管永遠覺得自己是對的,常常有人調侃官大學問大,但當我們在獲取成就或聲望名譽的同時,能否更願意傾聽他人意見。畢竟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件事情想法跟觀念也會不同,或許有時候決策者的方法未必會比諫言者的方法還要好,不妨聽聽看別人的意見,虛心接受或甚至採納意見,會讓事情發展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