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時是有在健身的人。從一開始的小弱雞到後面的小有成就,但這期間都沒有特別找教練矯正動作,所以起初也不知道自己的姿勢正不正確。剛開始的我在健身房訓練的時候也是用觀察別人的動作慢慢矯正自己的姿勢。偶爾有些人也會給我一些意見,我也是虛心受教,把自己的動作盡力的去做到標準。漸漸的經過幾年的訓練,肌肉感覺開始有長大,旁邊的人也說我開始變壯了!自己的努力以及旁人的肯定,讓我對於自己在做重訓這一塊有了一些成就。慢慢的,在健身的時候有人會開始問我,怎麼樣可以練到這種狀態。因為我本來也不是接受正規教練的訓練,所以也不知道怎麼樣練,怎麼樣吃才是最有效果的,所以也不敢隨便推薦別人健身方法跟飲食控制。但在這樣的周圍環境下及朋友間的鼓勵,讓我真的認為自己的健身是有效的!對自己的健身也更有自信,但自信過了頭往往會變成自負。
我每次的訓練菜單都是千篇一律,對!我就是這麼無聊的一個人,所以我對於我要做的所有動作都很熟悉,而在一次訓練做引體向上時,剛好旁邊有位同學在看我訓練,在我運動過程中,他突然對著我來了一句【不要用盪的!】,當下的我有兩種想法:第一,這個姿勢我不知道做了幾年,你在自以為甚麼?你有辦法引體向上做的跟我一樣多嗎?第二,被其他在健身的朋友聽到,感覺我好像訓練都是不表準才達到這種重量跟這種組數的!覺得有點羞愧!當這兩種情緒跟想法迎來的時候,我完全對於他的這一句話處於排斥的狀態。腦袋中都是充滿著你只是想要用糾正我的方式來達到你的優越感,你在這方面比我卓越,懂得比我多。而且當下的我也覺得我沒有為了充組數而用【盪】的完成動作,我不是為了重量跟組數在運動的人!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我真的是太過自負,不過當時也就客氣的點頭微笑,並沒有做過多的反應。
吉米的生活扎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校運動會將至,報名項目出來時大家爭相討論自己要參加哪一種項目。在眾多項目中,我評估完自身平時訓練及狀態後,決定報名參加5000公尺競賽。
先來說說我的身體素質好了!我是一個非常不適合跑步的身材。身高僅168,腿也沒有特別長,年紀比起一般大學生又長了至少5歲,還有先天的足弓塌陷,所以我是一個扁平足。以上條件都好像在告訴我,你就不是跑步的料。可能有些人聽起來好像是在找藉口。沒錯!!我當時也是這樣想的!我當時也是認為哪有甚麼是靠努力不能弭補的!而且我平時就有在跑步的習慣,雖然速度上有落差,但應該練起來不難吧?那時的我還自認為有望得名。於是我依然依照平時的感覺跑步再加快一點點速度在練習。直到有一天同學發出去年的競賽成績時我嚇了一跳。不比不知道,真的是一比嚇一跳。原來我現在的狀態不要說前三了!拿個獎狀(前六)的機會都沒有,而且還差了一大截。沒想到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看完去年成績表,讓我有點想放棄又不甘心,沒想到我的成績會跟別人落差這麼多!於是我開始更勤奮練習,並且搭配計時器監測跑步的狀態、速度等等。確實跑步的速度是有被拉起來的!我也慢慢找回一些信心!心理開始盤算著,沒有前三這樣的狀態下至少也有前六了吧!當時的我確實又找回拿名次的信心了!沒想到一切又是我的自以為!
吉米的生活扎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某天約了朋友一起去野溪溫泉。這種旅遊活動,當過主辦人應該都知道,一個活動的策劃需要把所有細節跟團員的需求都注意到。而這次的活動地點因為我自己已經去了好幾次,所以就簡略的安排了行程內容,對於細項及時間完全沒有給予確切的說明。到了活動當天,還因為吃早餐延遲了出發時間,我想這樣的開始應該讓其他沿途上車的團員感到非常無奈吧!到了集合地點不免俗就是被調侃一頓,這時的我也沒把這種事放在心上,想說也只是朋友之間的玩笑而已。我們這車率先到了目的地的停車地點,左等右等還是沒看到另一車的團員,後來才發現我根本沒有把停車明確的地點告知他們,讓他們繞到了另一側。雖然他們抵達的時候也沒說甚麼,但我想也多少影響了旅程的情緒。途中大家也像以前一樣有說有笑,完全沒有隔閡的感覺,要不然就是我神經太大條沒有感覺出來。一段跋山涉水後終於到了目的地,但有泡過野溪溫泉的應該都知道,野溪溫泉因為是地熱然後有溪水流過匯聚成的池而成的,所以有些地方會特別熱有些地方會特別冷。當大家一到達目的地,就興奮地開始到處嘗鮮。結果一個不注意,有位女性友人不小心走到非常燙的水池,被困在那裏走不出來。隨然後續有盡速將她救出,但腳還是有一點輕微燙傷,在旁邊先泡冷水減少燙傷的傷害。這時旁邊的其中一個友人終於受不了了,在旁邊對我說,你來過這麼多次了!為什麼不跟大家講哪裏有危險跟該注意的事情,你都只顧自己,現在某某某腳受傷了,也沒辦法泡了!你就不能顧慮一下別人嗎?當下的我只有覺得無辜,奇怪?他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吧!而且我從頭到尾帶頭也沒帶他們走到那邊去,是他們自己走到那邊卻怪到我這邊來?於是我找了一個人比較少的區域躲在那裡,在不滿的情緒裡思考著。一直埋怨,能力差就不要來啊!一點點受傷就在那邊哀號,真是傲嬌。在負面情緒的漩渦中徘徊著,回頭看了一下那個受傷的女孩,獨自在用冰冷的溪水冰敷著,心中有個念頭,還是去關心一下她吧!跟他談話過後,其實她也一直說沒事,是自己不小心,並沒有我剛剛誤會的自以為擅自給了她一個人設,原來只是因為剛剛旁邊的友人的譴責讓我,一味的想反駁,站在自己的這一邊想抵抗,完全沒有用其他角度去想事情。這時我才開始認真地審視自己,從活動的策劃漏洞百出,到旅途中卻沒有注意到個團員的實力差距,應該給予適度的幫助,而不是一昧地往前,忘了自己的團員,應該給予適度的幫助,這才是團體的意義。有了這個想法以後,我才懂原來我被罵並不是一個小小的錯,就像乳酪理論一樣,好幾個沒注意而造成我這次的活動策畫表現得非常差。
我想大部分的人遭受譴責的時候第一個念頭或想法就是反駁還有隨之而來的負面情緒,這都是人之常情。但要如何處裡負面情緒,並且把自己從負面的漩渦中抽離,再重新審視自己、審視事情。去面對後續的事情處裡,會是比較重要的。在負面情緒中的想法跟處裡往往都很容易意氣用事,而一步錯之後步步錯。在旅途都後續得到這個重要的結論後,懂得更顧慮團員,更懂換為思考!這些道理其實我都懂,但時常在某些狀態下就不小心忽略了!
吉米的生活扎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